有人說到金門不來太武山不算有到過金門
太武山的入口就太武山公墓旁
登山口有玉章路的牌樓
太武山是金門第一高峰,雖然說是第一高峰,
不過其海拔僅有253公尺,是金門的重要地標之一
一開始就是爬坡路段,要不是平常有練體力
不然背著器材還要爬坡真的會很累
劉玉章將軍擔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任內,
領導軍民掘戰壕、挖地道,開闢太武山登山公路,
為金門區域貢獻良多。
先總統蔣公為紀念劉玉章司令官任內對金門地區的貢獻,
而特將登太武山的道路以其命名,
並於太武山登山步道的登山起點處設牌坊以為紀念
且在太武山的途中設有劉將軍的銅像
太武山地質屬於花崗片麻岩
金門有三大古塔,分別是文臺寶塔,茅山塔及太武山上的倒影塔
原本因前面的爬坡讓我相當的不想再爬這階梯
但拗不過某人的堅持只好順著階梯往上走
嶄新的倒影塔即在眼前,此塔為八角型,高5.76公尺,
塔制也是葫蘆古時的倒影塔原有倒影映入滄波,
於民國七年的地震中倒塌,民國二十五年曾重建
,旋又基於戰事因素拆除之後,直到民國九十三年才又重建完成
根據傳說描述,當夕陽西下時,漫天雲光把石塔的影子拉曳到海面,
海裡的魚群看到倒影即會聚集過來,在倒影中洄游。
在倒影塔下鄭成功觀兵奕棋處
是鄭成功與幕僚戰時觀兵運籌及閒來奕棋消遣的地方
洞內原有刻上棋盤的古桌椅,全都毀損
目前所看到是後來國軍重修過的
在太武山的最重要的地標就是有名的勿忘在莒
碑石高約4丈、寬約2丈。
是民國41年先總統 蔣公巡視金門時所提頒,取意惕勵全體同胞記取歷史教訓
某人有特別做過功課,
想把勿忘在莒四字拍的完整,不被石欄杆遮到
在站在從上面數下來第7階的地方
通常走到勿忘在莒的遊客,就會開始往回走
但那絕不是某人,所以我們又繼續前走
海印寺位在太武山兩最高峰間凹地,原名太武巖寺。
因太武山上巖石糾紛縈紆如印章篆刻,所以雅稱海印,巖稱海印巖。
太武巖寺也叫海印寺,便是因此而來。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善男信女登高進香,
與浯島城隍遷治慶典並稱金門民間兩大節慶活動。
海印寺始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主祀白鬚公樂山通遠仙翁。
明神宗萬曆八年庚辰(1580)由金桂峰捐俸重修。
金門八二三砲戰時曾受重創,戰後重建成為今日的風貌,
供俸的主神也改為觀音佛祖、如來及十八羅漢。
海印寺後方有一安心石,據旁邊所張貼文字所述,一手摸石、一手捧心,
然後唸三聲佛號,如此就會心安
在大雄寶殿後方的百壽圖
這張是某人拍的
在海印寺時看到這蓮花,正好又有光線
所以拍了很多張